一、前言
為推動臺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彭金隆主委於2024年9月10日提出五大具體計畫,重點包括一、壯大資產管理計畫,研議建立金融特區,二、普惠永續融合計畫,支持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三、財富管理促進計畫,將推動家族辦公室機構,四、資金投入公建計畫,引導民間資金投入,五、擴大投資臺灣計畫,引導資金投入國家戰略目標等產業。
金管會表示將以六年三階段計畫達成政策目標,每兩年作為階段,希望達成「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其中「兩年有感」將透過大規模法規鬆綁,並進行市場調整及跨部會協商,預計調整近40項法規,「四年有變」要將我國資產管理規模及市場參與者皆有大幅成長,「六年有感」希望成績得到國際認同,具區域競爭力,打造具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二、證交所規劃方向
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 配合政府發展,規劃從三大策略著手: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利於市場發展,及促進國際合作及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共推出包含13項工作項目,並透過滾動式調整,採取留財與引資並重及投資臺灣支持產業,以吸引更多國際資金與培育跨領域國際金融人才,實現將臺灣打造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以下分別就三大策略簡介相關推動規劃:
- 策略一、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
- 工作項目(一)、推動國內外優質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
-
證交所以鞏固既有產業,並聚焦新興產業,結合一般板及創新板雙引擎力量,配合國家推動產業發展政策,如以半導體、AI產業基礎,發展軍工、安控及通訊產業等,及聚焦新興產業聚落發展,如生技醫療、數位雲端、綠能及環保等,增加產業鏈連結、加速企業成長及籌資機會。
證交所亦將透過辦理各項高峰會及論壇,擴大產業鏈合作機會,發揮以大帶小綜效,並透過攜手公部門、公協會或新創生態系,帶動新興產業聚落發展及響應國家政策推動,助力臺灣產業轉型升級。
-
- 工作項目(二)、建構資本市場發行公司友善籌資、進行國際併購或策略合作環境
- 證交所持續關注並掌握國際資本市場脈動,適時研議有利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之策略,與時俱進調整法規制度及措施,協助企業於臺灣扎根,並持續精進資本市場募資環境,提供上市公司國際化發展所需資金,進而穩健發展與進行併購或策略合作之布局,擴大市場規模,促進臺灣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 工作項目(三)、提升優質發行公司知名度、增進國內外投資機構及資產管理公司之關注
- 證交所透過定期舉辦上市公司國內主題式業績發表會,提升優質公司能見度,同時與內、外資券商等中介機構合作,赴國外辦理引資活動,建立國際投資機構及資產管理公司與上市公司溝通管道。此外,透過在我國辦理大型臺灣投資論壇,除暢通發行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之溝通管道,亦可強化與會內外資機構投資人間交流,相互分享對上市公司發展的策略以提高對市場之關注度。
- 工作項目(四)、輔助發行公司ESG接軌國際發展趨勢
-
證交所協助上市企業掌握ESG國際發展趨勢,依金管會發布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辦理宣導會、工作坊、提供相關揭露指引及參考範例、問答集等,供上市公司參考以跟上國際脈動。爲展現我國對ESG之重視及提升企業永續資訊之能見度,證交所已於2024年5月推出全新ESG InfoHub,透過優化申報及查詢功能,並參考國際準則內容持續擴充ESG指標項目,以精進上市公司ESG資料庫及接軌國際,提升永續資訊透明度及可比較性。另透過加強ESG資訊確信機構管理,提升上市公司永續資訊報導品質。
此外,證交所積極協助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範疇一、範疇二的盤查及揭露,並鼓勵公司進一步揭露範疇三的排放數據,從而更全面回應利害關係人的要求。為進一步協助企業以具效率及統一格式揭露ESG資訊,證交所規劃於ESG平台建置永續報告書輔助產製功能,將申報之資料庫指標直接帶入系統,並提供各揭露項目之模板及指引協助企業,以降低人力及成本之負擔,協助上市公司編製及申報永續報告書。
-
- 工作項目(五)、引導上市櫃公司提升企業價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及強化企業創造長期價值之能力
-
證交所推動上市櫃公司提升企業價值,於「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新增條文並訂定「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參考範例」供企業參考。鼓勵上市公司制定並揭露營運策略及業務計畫,每年分析資金成本、獲利能力及股價淨值比等市場評價指標與公司治理,明確闡明其提升企業價值之短、中長期強化具體措施,包括投入資本支出、研究開發或人力資本等,並積極與股東、利害關係人互動,使投資人充分瞭解公司現況與未來規劃,俾作為投資的參考。
此外,為鼓勵上市公司揭露,證交所2024年10月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新增「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以利投資人查詢,並於10月至11月在全臺各地辦理宣導會,增進上市公司對此計畫之瞭解。
最後,為增加企業揭露誘因,證交所擬將「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納入「上市公司辦理法人說明會參考問答集」俾增加揭露管道,並研議於公司治理評鑑暨諮詢委員會中建議列為公司治理評鑑指標。
-
- 工作項目(六)、推動IR ESG議合平台,協助提高中小型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人連結度
-
為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型公司)與投資人溝通、議合,提升法說會辦理頻率及資訊鏈結,證交所之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規劃建置IR ESG議合平台(IR Engage),以使用者角度進行設計,提供包括法說會服務、ESG加值服務資訊及議合媒合服務等三大項。
首先,法說會服務透過整合證交所及券商資源,提供企業更多免費場地及服務,減輕企業在法說會籌備上的負擔,提高舉辦頻率,藉此增加企業曝光並加強與投資人的關係。其次,ESG加值資訊服務,可協助機構投資人運用於投資流程,進行永續責任投資,ESG 數據分析亦可支援投資人與企業議合,協助落實責任投資、盡職治理。最後,議合媒合服務則以電子化方式媒合機構投資人與上市公司議合,提高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雙向溝通機會,強化公司ESG作為。
-
- 工作項目(一)、推動國內外優質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
- 策略二、推出多元商品利於市場發展
- 工作項目(一)、 ETF相關商品
-
證交所配合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提高外資投信在我國設點或擴增業務,進而培育人才,並依照業者需求提供指數設計、商品規劃及市場制度等諮詢服務,以擴大商品線及資產規模。
此外,為便利引進國際投信業者加入我國ETF市場,提供國際業者人才培訓及業務諮詢服務,並協助相關系統建置,以利參與發行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進而培育我國人才。最後,為使商品更多樣化,將持續蒐集國外有關組合型基金及目標日期基金等商品態樣之發展動態,研擬可行性報告,期以多元商品帶動市場活絡。
-
- 工作項目(二)、基金架構REITs商品
-
證交所依據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母法)及8部子法內容,研擬上市、交易面法規修訂草案,並持續與主管機關、投信投顧公會合作,適時將業者意見提供主管機關參考及規劃相關網頁及資訊申報、監控系統。
法規通過後,證交所亦將主動洽詢或拜訪業者,協助了解修法內容、推動業者設立不動產投資信託事業及發行商品,並函請勞退基金及保險資金給予支持。證交所亦將洽外部專家組成一公共建設證券化商品團隊(包括:櫃買中心、律師、會計師及投信業者等),研議推動公共建設REITs之可行性,初步規劃將分析法規限制、識別可投資項目、進行獲利性評估、研提修法建議、可行方案及相關配套措施。
-
- 工作項目(三)、跨國商品及合作
-
有關研擬ETF相互掛牌,證交所近期已重新檢視連結式ETF上市審查及資訊揭露相關法規,並擬就資訊揭露規劃修正之規範,先行提供有意願發行台日跨境ETF之業者參考,以利其評估及預為規劃。為瞭解我國業者引進日本ETF意願,證交所與東京證券交易所密切合作,主動掌握日本境內資產管理業者跨境來台發行意願,同時協助東京證券交易所瞭解我國業者赴日跨境ETF掛牌意願,積極提供諮詢及協助,得以開拓海外市場。
此外,證交所將持續配合主管機關政策,瞭解業者發行其他國家跨境ETF商品意願,並積極辦理其他外國市場法規資料蒐集與比對,以開拓其他國家跨境ETF掛牌。另亦將持續與國際指數公司合作編制ESG主題指數,豐富國內外金融機構發行台股商品選項。
-
- 工作項目(四)、協助證券商發展
- 證交所將研議開放證券商設置簡易分支機構相關規範,藉由調降營業保證金及無需繳存交割結算基金等誘因,鼓勵證券商設置簡易分支機構,增加財富管理業務之服務據點,以開發客源並提供更即時的服務;在產品種類方面,證交所將與券商公會共同研議放寬客戶適用之產品範圍,提供主管機關參採,透過產品多元化,滿足客戶資產配置需求並提升往來意願;法規鬆綁方面,將配合調整證券商辦理信託財富管理之業務門檻與客戶資格限制等相關法規,以開放更多證券商申辦財富管理業務並提升目標客群數量。由前揭三面向著手,以協助主管機關達成財富管理業務擴大計畫之績效。
- 工作項目(五)、打造整合及透明之Investment InfoHub,積極辦理投資人宣導,實踐普惠金融
-
證交所已於2023年7月推出投資資訊中心(Investment InfoHub),整合證交所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以及基本市況報導網站之精華資料,提供投資人整合式一站資訊平台。為持續蒐集使用者意見,已於2024年6月依使用者建議推出2.0版網站,除增加當沖、監理面等資訊外,並強化視覺化分析比較功能及友善行動裝置介面等特性。
證交所將透過辦理宣導會方式,向投資人推廣本平台,提供投資人更便捷的資訊取得工具,未來將蒐集使用者需求,持續精進本平台。此外,證交所亦將透過多元管道,包括但不限於各項講座、線上課程、社群媒體及影音平台等,藉此提升投資人對各項商品之風險及特性之了解,實踐普惠金融。
-
- 工作項目(一)、 ETF相關商品
- 策略三、促進國際合作及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
- 工作項目(一)、 促進交易所國際合作
- 證交所將由近至遠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對於亞太地區的交易所,將持續鞏固與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交易所的友好關係,在商品、技術、人才與行銷等各面向進行合作;其次,對於新南向的東協地區交易所,證交所將基於業務交流,視需求展開技術指導或業務經驗分享等活動;最後,對於其他地區的交易所,證交所將透過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會議與各平台,強化與各交易所的交流互動。
- 工作項目(二)、配合券商公會、期貨公會、投信顧公會、證基會及金融研訓院等機構,規劃以有系統的方式培育我國相關資產管理及國際化人才
- 證交所除藉由提升優質上市公司國際知名度及具吸引力之多元商品,增加國際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來臺擴展業務及配置專業人員外,並將積極結合券商公會、期貨公會、投信顧公會、證基會及金融研訓院等機構,提供資源及系統性訓練,為培育市場所需專業人才提供更多協助。
- 工作項目(一)、 促進交易所國際合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配合金管會推動我國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證交所已制定明確的策略及行動規劃,透過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全力支持臺灣資本市場的成長與國際化。
這些措施之推動不僅有助於留住本國資產管理及吸引國際資金流入,增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深度及廣度,更將培育跨領域的金融專業人才,提升我國在全球資產管理領域的競爭力。秉持著「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目標,我們相信在政府、產業及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必能成為具有區域競爭力及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我國經濟發展開創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