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解析高股息ETF,投資前必備知識

彭佑安
臺灣證券交易所 專員

臺灣自2003年於證交所上市第1檔ETF以來,至2024年1月底,整體ETF市場資產規模(包含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已突破4兆元新台幣,ETF檔數超過240檔。相較2023年1月底整體ETF資產規模僅約2.5兆元新台幣,短短1年間,規模成長1.5兆元新台幣,成長率高達60%,投資大眾對於ETF市場的投資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若再就ETF受益人數分析,在上市櫃ETF受益人數前10名中,與高股息相關的ETF就佔了6檔。市場上關於高股息ETF的說法、知識不一而足,而本文將針對高股息ETF相關知識進行解析。

高股息ETF興起之風潮

對於何謂高股息ETF的認定標準(如股利率等),目前國內實務上並無統一的見解或定義。而在高股息ETF名稱上,各家投信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高股息」、「高息」、「優息」等。惟多數高股息ETF,投資策略大致選擇以追求高現金股利分配為主。以集中市場而言,截至2024年2月22日,與高股息相關之ETF(資料來源:證交所e添富平台,投資篩選器中主題因子選高股息),共21檔,資產規模9,973億元新台幣,加總受益人數439萬人。

在配息之前-先了解ETF的淨值組成

無論投資高股息ETF風潮的成因為何,對投資人而言,在購買一檔高股息ETF前,仍應先了解其淨值組成為何,才能更加了解其收益分配策略。

按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及其銷售機構從事廣告及營業活動行為規範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五目之二:「ETF可以其收益平準金支付配息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依附件六淨值組成項目範本,每日於公司網站公布其淨值組成。」(如下圖)

其中基本面額原則上在發行時就決定,而收益平準金與資本損益平準金則會隨ETF申購買回、交易等有不同變動。一般而言,屬於(A)基本面額項下的金額不能進行分配。(B)收益平準金項下(大項)則包含了(但不限於):現金股利、利息所得、租賃所得、收益平準金等;(C)資本損益平準金項下(大項)則包含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資本損益、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資本損益平準金(申購及買回)等。關於在(B)收益平準金項下(大項)或(C)資本損益平準金項下的子科目是否可分配,都需要回歸到各檔ETF的公開說明書上所載之方式,並非一概而論,且有些子科目在分配時都會有條件限制其是否可分配,須謹慎留意。

另外,為了提升ETF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使投資人更了解ETF收益分配的組成來源,自2023年11月起,投信公司公告ETF每受益權單位配發金額時,需同時揭露ETF各項收益分配組成占比之完整資訊。其收益分配的占比,包含了五個部份:股利所得占比、利息所得占比、收益平準金占比、已實現資本利得占比、其他所得占比。

金管會在2024年初亦針對收益平準金訂定指導原則,關於收益平準金在配息原則、動用標準、使用上限、動用順序等,均有規範,分述如下:

一、投信公司應訂定ETF收益分配原則並納入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時應留存軌跡,以利查核。

二、所訂ETF收益分配原則,至少應包含配息率原則、收益平準金啟動標準、收益平準金使用上限。ETF實際配息率原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並應說明差異原因及留存紀錄。另外,收益平準金也要明訂啟動標準,例如應同時符合配息率低於參考配息率,以及一段期間內淨申購增加達一定百分比以上而有稀釋配息率之虞時,始得動用收益平準金。

三、ETF於收益分配時使用收益平準金之占比,不應高於帳列之收益平準金占所有可分配收益之比例。

四、ETF應訂有收益分配優先順序,並依配息頻率估算收益科目使用金額,原則應優先分配股利、債息及資本利得等科目,達收益平準金啟動標準時,最後才能使用收益平準金。

配息頻率與商品選擇

而在商品選擇上,目前高股息類型ETF種類繁多,有強調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不同收益分配頻率的商品,也有強調結合ESG、低碳、科技等不同因子類型的主題型商品。

國內投資高股息ETF的風潮高漲,但投資人仍須留意無論投資何種ETF,皆須注意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終止上市風險等;若涉及國外成份股,可能亦有價格波動風險、匯率風險等。面對投資,投資人應隨時關心相關資訊,保持理性看待市場,才能在市場中實現成功的投資。

投資人在投資時,應先衡量自身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等,制定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並依據自身的投資策略,詳閱每一檔商品的公開說明書,接著才做出合適投資決策。

市場間有不同論者認為,年輕人應該或不應該投資高股息ETF。年輕人應該投資高股息ETF的理由有:透過小額投資累積資本穩定收息、股價波動度低不影響投資心情、透過強迫自己定期定額投資有效儲蓄等;年輕人不應該投資高股息ETF的理由有:高股息ETF成長性不高、長期報酬不如市值型ETF、年輕人可承擔較高風險應配置多一點資金在高成長性的ETF。

其實,這個問題至少可從兩個層次來看。

第一,我們應該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其自身的財務需求與風險承受度,投資人應自己做好專屬於自身的評估規劃,切莫僅因某機構、某媒體鼓吹該投資什麼標的就投資什麼標的。

第二,高股息ETF的性質各異,不可一概而論如「高股息ETF的成長性就是比較差」、「高股息ETF就是比較沒有風險」等。所謂強調「高股息」之ETF,可能僅是指數篩選規則中其中有一項指標將股利率等納入考量,但每檔ETF都有其獨特的指數規則,例如也有ETF不只將「高股息」作為篩選標準納入,也考量成份股的成長動能等。因此,投資人應細心閱讀ETF背後的指數編製規則,並綜合各項公開說明書上的商品資訊與風險揭露等,再形成投資決策。

警語:文稿內容僅提供各界參考,客觀數據之蒐集已盡力探求真實。內文中所提之特定標的僅係呈現客觀數據,不應以內文所提及之特定標的作為選擇ETF投資標的之建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