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檔ETF今年上市二十周年,此重大意義可堪比擬今年年初美國第一檔掛牌的ETF:SPY,今年迎來上市三十周年,同時也是美國目前規模最大ETF。更重要的是成立以來單筆投資、定期定額的績效表現有目共睹,深獲台灣廣大投資人的信賴與青睞!
投資面:主動投資à被動投資
當年主管機關為了國安基金能夠順利退場,因而開放發行ETF,不僅解決國安基金退場機制,也解決台灣投資人擇股的問題,當年即使正值台灣面臨SARS的挑戰,且更重要的是,將指數化投資引進台灣,自此開創台灣ETF投資浪潮。
台灣ETF規模從2003年底的396億元,到2023年5月底的2.91兆元,ETF佔整體共同基金5.56兆元,比重更達52%;ETF發行公司也從一家增加至目前的十六家,甚至已經吸引外商投信投入台灣ETF市場,從規模、發行公司、受益人數的增長表現,在在都凸顯了ETF儼然已經成為台灣投資人在投資理財、退休規劃的重要配置!
台灣ETF規模佔整體共同基金規模持續增長
資料來源:Cmoney,元大投信整理。資料截止日:2023/5/31
至於台灣整體ETF受益人數,2019年突破100萬人之後,近幾年呈現跳躍式增長,至2023年5月已經突破650萬人。
第一檔市值型ETF規模突破3,000億元,為台灣主、被動基金中規模最大,受益人數約68萬人,不僅是台灣投資人的最愛,也是機構法人、政府基金、外資機構配置台股的重要元件。
市場面:單一產品à家族產品
2003年發行ETF,槓桿/反向ETF於2014年上市、ETF連結基金於2019年募集,目前主管機關僅開放發行台股ETF連結基金,市場僅有發行3檔產品。
1.槓桿/反向ETF:多頭避險、空頭增益工具
2014年因主管機關政策開放,鼓勵產品創新並活絡台股成交量,元大投信領先發行大中華市場第一檔槓桿/反向ETF,為國內外機構法人、一般投資人提供多頭避險、空頭增益的工具。
由於台股股息殖利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加上台指期貨長期呈現逆價差表現,近三年每年期貨逆價差點數分別都有約1,000點,因此,近年台股槓桿ETF逐漸成為台灣投資人另類配置台股的投資工具。至於台股反向ETF成為投資人在空頭增益的重要工具。
台指期貨轉倉逆價差點數與台指股利點數
資料來源:台灣指數公司,2011~2022年,元大投信整理。台指期貨轉倉價差點數係假設於結算日前1日進行轉倉時,最近月合約與次月合約價差的累積值。
2.ETF連結基金:不配息級別成為銀行族/基金族高資產客戶最愛
主管機關於2018年10月開放國內投信發行ETF連結基金,元大投信再度成為首家發行ETF連結基金的投信,也是唯一發行ETF連結基金的投信,連結基金的不配息級別的規模佔比77%~88%之間不等,顯見不配息級別因為具有股利自動再投資等優勢,特別受到基金族青睞。
ETF與ETF連結基金不配息/配息級別比較
比較項目 |
ETF |
ETF連結基金-不配息 |
ETF連結基金-配息 |
手續費 |
0.1425% (買進、賣出各要收取1次) |
依投信、銀行、基金平台等不同申購管道不同 |
|
證交稅 |
賣出時收取 股票型ETF:0.1% 債券型ETF:0 |
0 |
|
配息 |
配息所得併入綜所稅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
股利自動滾入再投資 複利效果 |
配息所得併入綜所稅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
定期定額 |
可 依據券商買進價格 |
可 每天一淨值 |
|
單筆投資 |
整張或盤中零股交易 |
依據各申購管道規定,可自行設定單投資金額 |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整理。資料截止日:2023/5/31
ETF連結基金具備三大優勢:
(1)每天一淨值:客戶可以依照希望投資的金額進行單筆投資、或是定期定額,不必擔心需要看盤盯價,可能無法成交的情況;(2)10元發行價好入手,小資族或年輕族也能輕鬆入手;(3)設計配息/不配息級別,滿足客戶不同投資需求:客戶可以自行選擇投資配息或不配息級別,不需要再如過往投資ETF,不想參與除息,必須除息前先賣,除息後再買,或是先不買,等除息後再買等等情境,省去交易摩擦成本。
客戶面:政府à整體市場
2017年主管機關開放券商開辦股票、ETF定期定額業務,2020年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也讓ETF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
警語:文稿內容係投信業者針對特定議題所提供之研究意見或實務經驗,本公司已要求其內容儘量保持合理及客觀角度,本公司無法負責相關內容及數據之正確性,僅提供各界參考,不應引申為臺灣證券交易所之政策方向,且不應作為選擇ETF投資標的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