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美股首檔ETF—SPY成立滿30周年,其標的指數標普500指數為美股最具代表性的指數。但由於海外投資涉及層面較廣,如稅制、匯率、時差、風險等實務操作上均有差異,應以台灣人投資美股的角度分析追蹤差距。
一、需調整匯率因素並使用「稅後報酬指數」(報酬指數均含息)
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該指數成分股係以美元計價,但轉換到台幣計算報酬率的時候會同時受到指數漲跌與美元匯價影響。舉例來說,若標普500指數上漲2%,同時美元相對台幣上漲1%,那麼基金的台幣淨值將上漲約3%,這是因為標普500指數漲跌以美元計算,但基金淨值漲跌以台幣計算所致。
此外,台灣投資人投資美股指數ETF須使用「稅後報酬指數」當作基準,因為美國針對非美國投資人領到的現金股利會課徵30%的預扣所得稅(withholding tax),非美國的基金在領到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時就會被預扣,稅負將直接反應在淨值上。然而,台灣人若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券商購買美國上市之ETF則會在領到基金配息時被扣所得稅,故不會直接反應在基金淨值上。
圖一、美股現金股利預扣所得稅時間點差異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整理
綜上所述,舉例來說,同樣投資於標普500指數,但由於計價貨幣及課稅時程不同,在台上市與在美上市的ETF不能直接比較其報酬率。尤其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應該較在乎以台幣計價之報酬率,且預扣所得稅的影響並未反應於美國上市之ETF,該項稅負並非不用繳納,而是到了領取配息時才被扣繳。
二、交易成本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人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券商投資在美上市的ETF需要額外負擔較高昂的手續費、跨國匯費、換匯費用等,此類費用較不透明,但往往一次買賣的交易成本就動輒千元以上。僅需負擔台灣ETF證交稅0.1%與券商基本手續費的0.1425%,換匯與匯款等費用則由基金的總費用率反應於淨值。
出於台美市場間的結構性差異,直接比較總費用率乍看之下當然會比美國上市的ETF高,但這是因為在基金操作時代替投資人完成了換匯、匯款、買賣、保管、報稅等程序,並將此程序之成本反應於總費用率。然而直接購買美國上市之ETF同樣需要自行額外負擔上述程序費用,且由於一般自然人投資金額較低,換算下來的實際總費用很可能反而較高,更需克服語言、時差、法規等交易障礙,這些程序之投資成本與詐欺風險都應進行全面考量。
l 美股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市場,投資人可藉由投資ETF投資美股市場
股市場的市值為全球排名第一,以標普500指數為例,其被廣泛認為是衡量美國大型股表現的最佳指標。該指數不僅僅包含500家規模最大的美國上市公司,更是囊括各行業的龍頭企業,涵蓋的市值佔美國股市超過80%,也佔全球股市約50%,投資人可透過在證交所上市的美股ETF,輕鬆投資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市場。
圖二、全球股票市場市值
資料來源: 標普道瓊指數有限公司。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0日。
警語:文稿內容係投信業者針對特定議題所提供之研究意見或實務經驗,本公司已要求其內容儘量保持合理及客觀角度,本公司無法負責相關內容及數據之正確性,僅提供各界參考,不應引申為臺灣證券交易所之政策方向,且不應作為選擇ETF投資標的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