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現況、機會與挑戰

何志煌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專家顧問

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現況

生物科技是政府積極推動的「5+2」產業創新政策之一。除了施行「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透過租稅優惠措施,導引國內發展新興生技醫藥產品,政府推動SPARK、STB、BTB、LEAP等計畫培育生技產業人才,也依據地方特色及地理環境優勢,建構北部、新竹、中部、南部等生技產業聚落,串連形成完整的生技醫藥廊帶,發展新藥、精準醫學、臨床試驗、高階醫材、數位醫療、與生物製劑等。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22 年生技投資金額為新台幣 560.29 億元,其中,製藥領域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 309.22 億元,較 2021年新台幣 216.68 億元,成長36.65%。進一步分析,屬於新藥開發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 247.42 億元,顯示出目前台灣投資新藥研發的趨勢。

證交所營造友善環境協助生技公司在台灣市場掛牌上市。根據生策會統計,截至2022年,台灣生技醫療與農業科技類股有214家上市櫃(含興櫃),總營收為新台幣3464億元,其中年營收突破新台幣百億元規模的有5家;而214家企業總市值在2022年底也達到新台幣1兆2千億元。

為強化資訊揭露暨投資者教育宣導,證交所要求新藥與醫材股在公開說明書上,除了應有風險警示外,也應載明:研發進度、營運資金、訴訟風險揭露、劑型、適應症、市場競爭能力、同業比較、自行研發或授權、研發時程,以及研發團隊等10大資訊,以兼顧投資者保護及權益。希望透過健全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資訊揭露等措施,衝刺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達5千億,3年內市值倍增至2%,到了2030年,更希望市值占比可達5%的目標。

我國生技產業發展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變化,不僅新冠肺炎檢測試劑、核酸疫苗、及治療新藥研發進展備受各界重視,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景氣惡化的情況下,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仍維持持續成長趨勢,顯示生技醫療產業的剛性需求。

特別是在疫情當下,各地出現停工、封城措施,對於全球製藥產業所需之相關原料及產品進口產生相當程度之影響,導致原料藥來源短缺、原料藥價格調漲,造成藥品、製劑生產成本增加,衝擊生技產業的供應鏈,為避免產業鏈過於集中的斷鏈風險,各國政府有推動生技產業逆全球化,並轉向區域化或本土化的趨勢。

台灣最強的是電子跟醫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人才以及健保資料庫,若能結合資通訊、人工智慧(AI)運算技術、成熟的電子產業製造能力等台灣產業優勢,有機會發展精準醫療、新藥、醫療器材、智慧醫療等產業。

為推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經濟部規劃未來積極投注前瞻技術研發,包括核酸藥物、細胞治療、數位醫療、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等四大領域,希望透過科技專案打造台灣成為「創新生物製造基地」。

生技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生技產業發展時間長,需要大量的資金,資金是生技產業的發展命脈,如何能夠持續吸引足夠資金,支持公司營運、研發、申請產品上市許可、產品授權合作與銷售、公司財務獲利等活動,是生技產業發展的最大挑戰。

台灣的新藥研發已經逐步看到成果。根據生策會統計,截至2023年7月,台灣總計有10個自主開發且取得國際藥證上市的新藥,分別是寶齡富錦的拿百磷®(Nephoxil®)、智擎生技的安能得® (ONIVYDE®)、中裕新藥的Trogarzo®、太景生技的太捷信®( Taigexyn®)、藥華醫藥的百斯瑞明®(Besremi®)、順天醫藥的納疼解®(Naldebain®)、合一生技的速必一(Fespixon/Bonvadis)、逸達的康紓維(Camcevi ®)、泰福生技的Nypozi、及漢達生技的Tascenso ODT®。其中,智擎生技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ONIVYDE®) 2022年的全球市場銷售業績已經超過新台幣100億元。

投資生技產業是一場接力賽,證交所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提供生技公司掛牌上市,協助原股東逐步獲利出場,新股東接棒投資的機會。期望政府可以繼續提供多重優惠與誘因,引進外資參與台灣生技產業的投資與併購,同時加強公司資訊揭露,以及放寬投資股東上市鎖股的限制,協助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投資基金接軌。

Top